如何“关闭”大脑中的噪音,减轻焦虑

在精神科门诊,焦虑症已成为仅次于抑郁症的常见心理障碍,它不仅令人极度不安、紧张和恐惧,还使人陷入无法控制的思绪中,仿佛大脑成了一台永不停歇的“噪音机”。长此以往,这种状态不仅扰乱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长远的损害。然而,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实践,你完全有能力学会如何“关闭”大脑中的噪音,减轻焦虑,恢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1、积极的自我对话

焦虑症的胡思乱想往往源于内心的消极暗示,如“我肯定做不好这件事”、“我比别人差劲”等想法,这些消极念头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将你拖入更深的焦虑深渊。

当这些负面想法浮现时,要学会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反驳它们。例如,当心里想着“我不行”时,立即告诉自己“我是有能力的,过去也曾成功过,这次只要尽力就好”。或者在担心他人评价时,对自己说“我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但我会尽力做最好的自己,这已足够”。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重塑对自我和事件的认知,让大脑逐渐摆脱无端的担忧和自我贬低,以更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2、转移注意力,让大脑“忙碌”起来

大脑若处于空闲状态,容易被焦虑的思绪占据。因此,主动给大脑找点事做,转移注意力,是有效缓解胡思乱想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学习新技能、参加体育运动等。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时,大脑会专注于身体的状态和动作的协调,从而忘记那些焦虑的思绪。让大脑被有意义、有趣的事情占据,它就没有精力去制造那些恼人的“噪音”了。

3、积极寻求专业治疗

有时候,单靠自我调节很难完全改善焦虑症的胡思乱想。此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并遵循专业治疗至关重要。

专业的医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焦虑症的严重程度和根源,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抑制失控的胡思乱想;心理治疗则帮助识别并纠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应对焦虑的方式。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你在对抗焦虑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因此,有焦虑症状的朋友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不要因为症状稍有缓解就自行中断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早日摆脱焦虑的困扰。

记住,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药效的发挥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只要你持续实践和努力,就一定能逐渐“关闭”那些无休止的思绪,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