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稳的安静状态可能并不完全代表患者已经康复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情绪不稳、言行过激等症状。面对这样的状况,家属和看护者常常感到心力交瘁。

然而,当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病患逐渐变得安静、不再吵闹或伤害他人时,家属往往松了一口气,认为这就是病愈的征兆,甚至有的家属因此放松了警惕,不再坚持治疗。

但实际上,这种看似平稳的安静状态可能并不完全代表患者已经康复,反而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病情。

突然“安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药物副作用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变得昏昏欲睡、缺乏活力,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或坐着,言语和活动显著减少。

虽然轻度的镇静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和改善睡眠,但过度的镇静作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能力,还可能增加跌倒、摔伤等意外事件的风险。

因此,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安静并伴有明显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没有得到充分治疗的幻觉和妄想也可能导致患者表现出异常的安静。在一些人看来,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只会引起患者的多疑、兴奋和冲动。

然而,事实上,一些患者在症状的驱使下会变得少语少动,看似病情平稳,实则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心理困扰。这种情况下,坚持治疗并遵医嘱规范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阴性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比阳性症状更为隐蔽且难以察觉。阴性症状包括情感淡漠、兴趣减退、意志减退、社交退缩以及思维贫乏等。

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对生活缺乏兴趣、对工作和学习没有要求,甚至可能出现生活懒散、无法自理等现象。阴性症状的治疗难度较大,现有药物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结合社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以及社交技能训练等辅助手段,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出现以下迹象,病情正在好转:

症状减轻:幻觉、妄想、情绪混乱等阳性症状显著减轻,患者对现实有更清晰、准确的看法,也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意图。同时,阴性症状如意志减退、快感缺失等也逐渐得到改善。

意识水平提高:患者逐渐变得清醒、冷静,能够理性地看待事情,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缓解。

恢复社会功能:患者能够逐渐适应工作或学习,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自我照顾、社交活动等。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精神分裂症好转的完整画面。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同时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技能训练等辅助手段,以全面促进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安静未必等于康复。真正的康复需要患者全面恢复身心健康,重新融入社会。家属和看护者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规范的治疗。切勿因为患者表面的安静而放松警惕,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