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凌晨4点惊醒到一觉睡6小时,这位患者只做对了一件事:辨对证型

“主任,我失眠3年了,酸枣仁、安神补脑液吃了个遍,还特意找了中医开‘安神方’,怎么越吃越累,每天凌晨4点准醒啊?中医是不是治不好我的失眠?”

门诊中,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他们被失眠折磨,尝试了各种“安神”方法,却收效甚微,甚至加重。

其实,这并非中药无效,而是没有找到失眠的“根”。中医治失眠,核心在于“调衡”,而非盲目“安神”。就像园丁浇花,得先看清楚是缺水、缺肥还是生了虫,才能对症下药。失眠也是如此,不同证型,用药天差地别。

失眠的三大常见“根”,你属于哪一种?

✅ 第一种:肝郁化火型 —— “脑子停不下来的火”

● 典型表现: 躺在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停不下来;白天容易烦躁、发火;时常感觉口干口苦;两胁胀闷。

● 错误做法: 此类失眠的根源是“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身体里有一股“火”在扰乱心神。如果此时再服用酸枣仁、阿胶等滋补安神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会让火气更旺,失眠更严重。

● 正确调理: 关键在于疏肝清热,让“火”降下来。常用柴胡、栀子、黄芩等药材来清肝火、解郁结,心神安宁,睡眠自然改善。

✅ 第二种:心脾两虚型 —— “身体被掏空的累”

● 典型表现: 身体很疲惫,但就是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多梦易醒;醒来后感觉浑身乏力,像没睡一样;没有胃口,吃得少;面色萎黄或苍白。●

● 错误做法: 这类失眠的根源是“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身体这台“机器”能量不够,无法支撑正常的睡眠功能。此时如果只靠单味药如酸枣仁来“安神”,力度远远不够,就像一辆快没油的车,只调整方向盘是跑不动的。

● 正确调理: 核心是补益心脾,让“能量”足起来。经典方剂“归脾汤”就是为此而生,它能双管齐下,既补脾生血,又养心安神,让身体有“资本”去进入深度睡眠。

✅ 第三种:痰热扰心型 —— “身体被黏住的闷”

● 典型表现: 失眠的同时,伴有胸闷、痰多、心烦;嘴里发黏,不清爽;观察舌头,舌苔黄厚而腻。

● 错误做法: 此类失眠的根源是“痰热”内扰,好比一条清澈的溪流被湿泥和杂物堵住了,心神无法安宁。如果不先清除这些“痰湿垃圾”,直接去“安神”,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堵”的问题没解决。

● 正确调理: 必须遵循**“先化痰,再安神”**的原则。先用温胆汤、黄连温胆汤等方剂清热化痰,把身体的“通道”清理干净,心神有了清静的“居所”,才能真正安睡下来。

【1分钟自测】快速找到你的失眠证型

想知道自己大概属于哪种类型吗?只需两步,简单自测:

第一步:看舌苔

● 舌苔黄厚腻,像涂了一层油腻 → 痰热扰心型

● 舌苔淡白或薄白 → 心脾两虚型

● 舌苔薄黄,舌头偏红 → 肝郁化火型

第二步:问情绪

● 爱发火、急躁易怒 → 肝郁化火型

● 总叹气、情绪低落、压力大 → 多为肝郁气滞,是肝郁化火的前兆

● 乏力、懒得说话、提不起精神 → 心脾两虚型

结合以上两点,你就能对自己的失眠类型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个真实的转变

上周,北京的张女士就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型”失眠。她因工作压力大,连续数月凌晨惊醒,情绪烦躁。我根据她的情况,调整了以“疏肝清热,安神定志”为主的方药,并教她每日按揉脚上的太冲穴(疏肝解郁的要穴)。结果,仅3天时间,她就反馈说能连续睡够6个小时,醒来后精神也好了很多。

张女士的案例再次证明:中医治失眠,精准辨证是前提,调衡脏腑是核心。

如果你也正受失眠困扰,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效果不佳,或许问题就出在“没辨对根”。不要轻易放弃,可以联系我们,让我们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用对方法,找回久违的安稳睡眠。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