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必知的5个秘诀!
面对失眠,长期依赖药物并非上策;穴位按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改善失眠的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舒缓神经,让你轻松入睡,一觉到天亮。
01、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内侧端,小指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简单来说,就是手腕内侧靠近小指一侧的凹陷点。
神门穴具有镇静安神、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按摩此穴,可以缓解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导致的失眠。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神门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可在睡前半小时进行,有助于放松心情,促进睡眠。
02、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宽),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宁心安神的功效。按摩此穴,能缓解心悸、胸痛、失眠等症状,对于因心火旺盛、烦躁不安导致的失眠尤为有效。
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压内关穴,每次3-5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可每日多次按摩,特别是在情绪波动时,有助于平复心情。
03、安眠穴
安眠穴位于耳后乳突下凹陷处与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即耳后发际处约1.5寸的位置。安眠穴具有镇静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按摩此穴,能有效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因紧张、焦虑导致的失眠。
用双手中指指腹同时按压两侧安眠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局部感到酸胀舒适为宜。睡前按摩,有助于放松身心,快速入睡。
0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约四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养血、调肝补肾、安神定志的功效。按摩此穴,能改善因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
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腹按压三阴交穴,每次3-5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可在睡前或起床后进行,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改善睡眠质量。
0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即头顶最高处。百会穴是督脉的重要穴位,具有升阳举陷、醒脑开窍、镇静安神的作用。按摩此穴,能缓解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对于因神经衰弱、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效果显著。
用掌心或手指轻轻叩击或按揉百会穴,每次5-10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感到温热舒适为宜。可在睡前进行,有助于放松大脑,促进深度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