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波动需警惕: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信号”
在青少年的成长旅程中,情绪起伏是常见的现象。然而,当这种情绪波动变得异常剧烈且频繁,如同情绪的“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时,家长和老师就需格外留意了。因为这可能是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发出的“危险信号”。
双相情感障碍:不容忽视的精神健康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它与普通的情绪波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的交替发作。这种情绪的极端波动不仅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社交和家庭生活。
躁狂期:警惕过度兴奋与冲动行为
在躁狂期,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异常兴奋、精力充沛的状态。他们可能会突然变得话多,语速加快,思维跳跃,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和做不完的事。这种过度的兴奋和活跃往往伴随着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夸大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和决策。例如,他们可能会突然决定要创业、要环游世界,或者在学习上设定过高的目标。
然而,这种躁狂状态并非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而是被一种内在的冲动和不安所驱使。青少年在躁狂期往往难以入睡,即使睡眠时间很短也感觉不到疲惫。他们可能会变得冲动易怒,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抑郁期:警惕情绪低落与自我否定
与躁狂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期。在抑郁期,青少年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和悲观绝望中。他们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曾经热爱的事物也感到索然无味。这种情绪的低落往往伴随着自责、自卑和无助感,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未来失去信心。
在抑郁期,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可能会失眠或者嗜睡,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无法让他们感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此外,他们还可能出现食欲改变、体重波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身体和心理上的症状。
及时识别“危险信号”,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青少年出现上述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的症状,家长和老师就需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信号”。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他们可能会因为情绪的极端波动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
因此,一旦发现青少年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应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困扰。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确定青少年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通常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缓解躁狂和抑郁症状。而心理治疗则可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温馨提示:
情绪忽高忽低可能是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危险信号”。家长和老师需保持高度警惕,及时与青少年沟通并寻求专业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情绪的困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