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调郁:借天之阳气,破情志之困局

三伏天,天地阳气达至顶峰,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此乃暗藏 “危机” 与 “生机” 的特殊时段。若能顺应天时、方法得当,这段看似煎熬的日子,反而能成为调治抑郁的黄金窗口期。

一、三伏天与抑郁症的微妙关联

一年之中,阳气在三伏天升至顶点,然而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却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长时间待在冷气充足的房间、冰饮不离手、深夜沉迷刷屏…… 这些看似寻常的习惯,正悄无声息地耗损着体内的阳气。

《黄帝内经》倡导 “春夏养阳”,此时节人体体表阳气浮于外,脏腑却反而呈现虚寒之态,情绪也会因此容易出现波动。若能顺应这一自然规律,借助天力进行调摄,便能对情志困扰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改善效果。

二、三伏天调理抑郁的 5 个关键方法

1. 善用出汗,让郁气随汗宣泄

中医将抑郁称为 “郁证”,其主要根源是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

三伏天本身就容易让人出汗,很多人觉得这是种不适,其实适量出汗能将郁结在体内的 “郁气” 带出体外。

肝主疏泄,若长期不出汗,气会越憋越堵,心情也会愈发沉重。所以,不妨在这个时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身体自然出汗,为郁气找到出口。

2. 坚守 “子午觉”,养心安神稳情绪

夏日白昼长、夜晚短,不少人睡眠质量下降,而缺觉又会进一步放大抑郁、焦虑的情绪。中医认为 “心主神明”,一旦睡眠出现问题,神思就难以安定,情绪也会跟着起伏不定。

三伏天尤其需要坚守 “子午觉”—— 夜里十一点前入睡以滋养阴气,正午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小憩以养护阳气。即便无法入睡,合上双眼静养十分钟,也能让心绪安定下来。

3. 饮食 “少冰少腻”,脾胃调和情绪佳

夏天里,很多人贪凉,热衷于喝冰饮、吃重口味食物,可脾胃一旦虚弱,人就容易感到疲惫,心情也会低落。

三伏天人体表面看似燥热,内里却偏寒,此时再大量饮用冷饮,会加重肝气的郁结。

不妨把冰饮换成常温水,温口饮用,也可以泡点玫瑰或陈皮水,既能顺气,又能提升情绪。

4. 晒太阳补阳气,改善 “低能量” 状态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感觉 “浑身无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在中医看来,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三伏天的阳光是一年中最优质的 “免费补药”,早上八点到九点晒十五至二十分钟太阳,既能补充阳气,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炎热。坚持几天,会让人感觉更有活力,心情也会更加稳定。

5. 泡脚搭配 “药材搭档”,助眠解郁

晚上九点前,用约 40℃的温水泡脚,水位以没过三阴交(脚踝上方三寸处)为宜。若在水中加入艾叶、合欢皮,可引导阳气入阴,起到安神解郁的作用。

曾有患者坚持泡脚两周,入睡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三十分钟,夜间做梦的次数也明显减少。

最后提醒

中药的使用关键在于辨证施治,用对了能成为治病的良药,用错了则可能产生反效果。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适用上述方法,建议先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再决定是否采用。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