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减药就不舒服,是药物“上瘾”了吗?

“医生,这药是不是有依赖性?孩子一减药就难受,一停药就犯病!”门诊里,这样的担忧不绝于耳。这其实是许多家庭共同的困惑。

今天,我想明确地告诉大家:抗精神病药并不会让人“上瘾”。 停药后的不适与复发,并非药物在“控制”大脑,而是疾病本身尚未稳定,仍需药物这根“拐杖”来维持平衡。

一、别把“疾病需要”错当成“药物依赖”

很多人将“停药复发”与“药物依赖”划上等号,这其实是混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 真正的依赖(成瘾):是身体对某种物质产生病态渴求,停用后会出现心慌、手抖、全身不适等典型的“戒断反应”。

● 抗精神病药的作用:它并非带来快感,而是通过调节大脑内失衡的神经递质,来控制幻觉、妄想、情绪失控等核心症状。

因此,停药后症状卷土重来,并非身体“想念”药物,而是疾病在失去药物支撑后,重新“抬头”了。

二、为何不能擅自停药?复发风险远超想象

症状消失,绝不等于痊愈。精神疾病的治疗就像一场战役,分为两个关键阶段:

● 急性期治疗:目标是迅速控制症状,好比“救火”,必须用药。

● 巩固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死灰复燃”,需要持续用药一段时间,让大脑功能逐步恢复稳定。

擅自中断治疗,无异于给疾病卷土重来的机会。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在停药后一年内的复发率可高达70%以上。每一次复发,不仅可能让症状加重、治疗难度增大,更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

三、中西结合,为康复之路“增效减副”

在规范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融合中医药的整体调理理念,能有效减轻西药带来的部分副作用,帮助患者增强体质,从内在降低复发风险,让康复之路走得更稳。

结语

请记住,抗精神病药是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回归正常生活的**“工具”和“依靠”**,而非让人上瘾的“源头”。科学认识药物,坚持规范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结合中西医学的优势,才能真正控制症状、减少复发,走向可持续的康复。

杜万君主任有话说: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正遭受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或在用药方面有任何困惑,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进行一对一的详细沟通。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