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不好”?我用中西医结合,让坐了8年轮椅的她,重新拿起了毛线
在精神科临床中,我见过太多被“难治性抑郁症”困住的患者。他们辗转于多种药物,却依旧深陷情绪的泥沼,甚至失去了康复的希望。很多人因此断言“难治性抑郁症治不好”,但作为一名从医30余年的精神科医生,我想说: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许多看似绝望的病例,也能迎来生命的转机!
医案分享:从“活死人”到重拾爱好
45岁的王女士被家人用轮椅推进诊室时,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灵魂。她低头蜷缩,对周围毫无反应,像一尊失去生气的雕塑。
“赵主任,求您救救我妻子!”丈夫李先生红着眼眶,声音沙哑,“她抑郁八年,吃过十几种药,连电休克都做了,每次都是稍微好转又复发。最近三个月,她几乎不吃不喝,整天就这么呆坐着……”
通过详细问诊,我了解到王女士的病情已反复多次。药物治疗初期总有些效果,但很快进入平台期,随后反而加重。最近一次复发后,她出现了严重的精神运动性迟滞,几乎丧失了所有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知道希望渺茫,但我们真的不能放弃她……”家人的期盼,是我必须接过的重任。
我是如何治疗的?一个三阶段的系统方案
第一步:中医辨证,精准定位病根
从中医角度诊察,王女士舌质紫暗、苔少而干,脉沉细欲绝。这是典型的“肾精亏虚,瘀阻脑络”证候。久病耗伤肾精,导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加之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清窍失养,故见神情呆钝、反应迟缓。
第二阶段:三步走,中西医结合系统施治
第一阶段:快速控制症状,打开治疗突破口(1-4周)
● 西药策略: 避开她既往使用无效的药物,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联合方案,以求快速起效。
● 中药攻坚: 以大剂量的补肾填精、活血开窍中药为主。用左归丸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并加入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精血,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
● 针灸辅助: 取百会、四神聪、肾俞、太溪等穴,采用“烧山火”手法,温通经络、填精补髓。
令人惊喜的是,治疗第三周,王女士开始有了眼神交流,能用轻微动作回应问话。 这微小的变化,是康复之路的第一缕曙光。
第二阶段:巩固疗效,修复脑功能(第2-6个月)
随着症状初步改善,治疗重点转向滋肾填精、活血通络。
● 中药调整: 根据她四肢厥逆、畏寒肢冷的表现,在原方中加入肉桂、附子温补肾阳,鸡血藤、地龙通经活络。
● 物理治疗: 引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靶向调节大脑情感神经网络。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抑郁症久治不愈必及于脑。此时需药物与物理治疗结合,从多个层面修复脑功能。”
第三阶段:功能康复与生活重建(第7-9个月)
当王女士能下床活动后,我们启动了功能重建计划:
● 行为训练: 从穿衣吃饭开始,到室内散步,再到尝试简单的家务,循序渐进。
● 身心同调: 教授她练习八段锦,以强腰固肾、疏通气血。
● 饮食指导: 推荐核桃、黑芝麻、枸杞等补肾益精的药膳,辅助调理。
九个月后,生命的奇迹发生了
王女士从完全依赖他人,到生活完全自理,甚至重新拿起了毛线编织——那是她患病前最喜爱的活动。
“赵主任,谢谢您没有放弃我。”最近复诊时,她眼中闪着泪光,“我曾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现在才知道,只要找对方法,希望永远都在。”
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中西联合,标本兼顾!
王女士的康复并非偶然。它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独特优势:
1、标本兼顾,双管齐下: 西药精准控“标”,快速缓解核心症状;中医整体调“本”,恢复身体内在平衡,有效预防复发。
2、增效减毒,提高安全性: 中药与针灸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及副作用(如头晕、肠胃不适),尤其适合青少年、老年人及长期用药者。
3、预防复发,优势显著: 急性期以西药为主,稳定期用中药巩固,综合调节脏腑功能。临床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一用药的复发率降低约30%。
结语
每一个像王女士这样的康复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顽固的抑郁症,也并非绝望的终点。通过中西医结合、身心并重的个体化治疗,配合家人的支持与陪伴,许多难治性患者都能重获新生!
行动号召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被抑郁、焦虑、失眠、双相、强迫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又不知如何处理,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的专业团队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提供免费的初步咨询与沟通。 迈出这一步,就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
- 上一篇:症状消失≠痊愈:如何科学预防精神疾病复发,这三点至关重要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