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有哪些表现?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脾气异常暴躁的人,即便你并未招惹他们,他们也可能会突然发火,大声咒骂,甚至打砸物品,有时这股怒气还会无辜地波及到旁人,令周围的人感到不适。他们究竟为何会这样呢?事实上,如果这种行为频繁出现,那么他们可能正遭受躁狂症的困扰。
躁狂症,又称狂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与抑郁症相反,它以持续且明显的情绪高涨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其他行为的改变。该病症首次发病的年龄多集中在16至30岁之间,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躁狂症的症状表现多样:
情绪高涨:患者常表现出轻松、愉快、兴高采烈的情绪,并自称为“乐天派”。然而,他们的情绪也极不稳定,容易被激怒,可能会因为被反驳或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雷霆,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自我评价过高:患者自我感觉极其良好,会夸大自己的才能、地位和成就,热衷于吹嘘自己,并对这些夸大的内容深信不疑。
思维奔逸:患者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想法和言语增多。但这些想法和言语往往缺乏逻辑性,话题跳跃,使他人难以理解。
精力过剩:患者的睡眠需求减少,食欲和性欲通常会增强,社交活动显著增加,喜欢多管闲事、凑热闹,并会设定大量目标。
行为冲动:患者的行为变得轻率,热衷于冒险,追求享乐而不顾后果。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例如将与他人的冲突归咎于他人,认为他人看不起自己或故意针对自己,从而采取反击行为。
对于躁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由于躁狂症患者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患病。此外,与抑郁症患者可能自我伤害的行为不同,躁狂症患者更容易伤害他人,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他们很难出于自救的目的去寻求医疗帮助。所以,躁狂症患者的家属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行为变化,留意上述症状的出现,并承担起及时送医的责任。
许多躁狂症患者因病情发作而让生活陷入混乱,频繁与同事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工作丢失。当这些严重后果出现时,再去治疗往往为时已晚。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躁狂症至关重要。
- 上一篇:揭开抑郁症成因的复杂真相
- 下一篇:教你10个快速缓解焦虑的实用小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