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易烦躁?4种“情绪稳定剂”食材,帮精分人群稳住身心
三伏天一来,天气又闷又热,不光身体遭罪,情绪也容易跟着 “闹脾气”。对于精分人群来说,这段时间更要多留意 —— 湿热天气可能让身体里的 “气机” 乱了节奏,情绪波动、焦虑感都可能找上门。其实,除了遵医嘱治疗,饮食调理也能帮上忙。今天就来聊聊,三伏天适合吃的4种 “开心菜”,简单好做,还能帮着稳情绪、消焦虑~
1. 莲子:健脾又安神,从根上稳情绪
中医里常说 “脾主思”,脾胃功能不好,人就容易心烦、坐不住。三伏天湿气重,湿邪最容易困住脾胃,时间久了,情绪也会跟着受影响。
莲子这味食材,性平,味甘涩,刚好能归脾、肾、心经。它的本事可不少:
健脾:帮着脾胃 “动起来”,把湿气排一排,不让身体被湿邪拖累;
安神:直接作用于心经,让心神稳下来,减少烦躁和焦虑感。
怎么吃?直接煮莲子粥就很方便,不用去芯(莲子芯苦寒,三伏天少量带芯吃,还能清一清内热),搭配小米或大米,软烂好消化,早餐或晚餐喝都合适。
2. 黄花菜:清心又疏肝
心管 “神志”,肝管 “疏泄”—— 心里装太多事、肝气不顺畅,人就容易焦虑、想太多。三伏天热得厉害,体内易生 “虚火”,火一烧,心和肝都容易 “受牵连”。
黄花菜味甘性凉,专门归心、肝经,像是给这两个脏腑 “降温” 又 “通堵”:
清热:把体内的虚火清掉,不让热邪 “搅乱” 心神;
解郁:帮着肝气顺畅运行,让憋在心里的烦躁慢慢散开。
注意:新鲜黄花菜可能含有少量秋水仙碱,吃之前最好先焯水,再用来炒菜或煮汤(比如黄花菜炒鸡蛋、黄花菜豆腐汤),安全又美味。
3. 百合:清心火
三伏天太阳毒,人心里也容易 “冒火”—— 明明没什么事,却总觉得烦躁、坐立不安,这就是 “心火扰神” 的表现。心一乱,情绪自然稳不住。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就像给心里的 “小火苗” 浇了点水:
清心火:把扰乱心神的热邪赶出去,让人没那么烦躁;
安神:帮着心神 “定下来”,晚上睡得稳,白天情绪也更平和。
推荐吃法:百合银耳汤,加少量冰糖调味,清甜不腻;或者用干百合泡水喝,简单方便,三伏天喝还能润润嗓子。
4. 茯苓:祛湿又健脾
湿气重的三伏天,脾胃最容易 “偷懒”—— 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气血就跟不上,心没了气血 “滋养”,就容易慌、容易烦。这一点,精分人群可能感受更明显。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归脾、心、肾经,堪称 “祛湿小能手”+“安神小助手”:
祛湿健脾:帮脾胃 “减负”,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去,让气血慢慢补上来;
宁心:气血足了,心神有了 “依靠”,焦虑感也会减轻不少。
吃法很灵活:茯苓打成粉,煮粥时加一勺;或者用茯苓片煮水,搭配少量陈皮,理气又祛湿,三伏天喝着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