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春:专家告诉你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5大关键点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临床治疗中,我始终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无论是首次发病还是复发情况,药物治疗均应作为首选方案,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辅助手段则可穿插于整个治疗流程中。然而,药物治疗是一个既复杂又精细的过程,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有效地助力患者康复。
在药物治疗的实践中,以下五个关键点至关重要:
一、药物选择需谨慎
在选择药物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症状特征、药物依从性、耐受性、过往治疗经历等因素,以实现个体化用药。
同时,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应优先选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便于长期服用的药物,并充分考虑其安全性,综合权衡后确定最佳药物。
个体化用药的具体原则包括:
对于青少年患者,应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于老年患者,应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脏器负担较轻的药物;
对于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明显的患者,应选择能有效控制这些症状的药物;
对于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突出的患者,应选择能改善情绪的药物;
对于药物副作用反应强烈或担心药物损害身体的患者,可考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药物使用有讲究
起始剂量应合理,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有效剂量,具体增加速度和剂量应根据药物特性、患者耐受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来确定,避免一次性剂量过大导致患者难以承受的不良反应。
足量足疗程是关键,确定合适药物后,要确保用药剂量和疗程足够。急性期治疗通常需要46周,巩固期至少持续36个月,维持期则可能需要长期用药,不能因症状稍有缓解就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反复。
三、药物治疗过程需关注
急性期治疗旨在迅速控制症状,防止继发性伤害,需快速调整药物剂量至适宜水平,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确保安全和疗效。
巩固期治疗在急性期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进行,需维持相对稳定的药物剂量,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症状复发,并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维持期治疗旨在预防病情复发,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具体用药时长和剂量调整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恢复情况,由专业医生判断决定。
四、合并用药需谨慎
必要时可联用药物,但需在评估利弊后谨慎决定,不能随意联用。
需避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医生应充分了解各药物的药理特性,在合并用药前尽量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五、监测不良反应并及时应对
用药前应常规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并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并及早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临床上,联合中药从整体调理身体,可显著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接受度。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遵循上述五大注意事项,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和回归社会。
我是精神科专家康玉春,作为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北京安定医院王彦恒主任的学术继承人,我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已逾40年。我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配合针灸、心理治疗等手段,辨证施治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分离性转换障碍、情感性疾病以及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等精神心理障碍。
在漫长的从医岁月里,我帮助过上万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重拾健康生活。如果您也面临相关困扰,请随时联系我。我会在坐诊之余,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相信康博士,让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
- 上一篇:杜万君:升阳是治抑郁的最高境界
- 下一篇:康玉春:揭秘孩子抑郁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