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常与肝气郁结有关?柴胡类方辨证调理有妙招

从医数十载,我在临床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孩子出现抑郁症症状,追根溯源往往与 “肝气郁结” 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若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孩子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莫名惊恐、焦虑不安等问题,严重时还会伴随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影响。

在众多中药材中,柴胡堪称调理肝气的 “得力助手”。它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经,就像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充满生机与活力,既能升发阳气、透解郁热,又能疏通气血、调畅气机,是中医里名副其实的 “多面手”,在调理情志相关病症中应用广泛。

提及柴胡的经典配伍,就不得不提到《伤寒论》中的两个名方 ——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其中,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等组成,擅长和解少阳、疏肝和胃,对于孩子因肝气郁结引发的往来寒热、胸胁胀闷不适、心烦意乱、恶心欲呕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加减而成,增加了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的药材,更适用于胸胁满闷、心神不宁、易受惊扰、小便不利,甚至出现谵语等严重情志异常的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我常常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以这两个方子为基础进行加减配伍,用于治疗儿童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甚至是伴有幻听、幻视等精神异常症状的病症,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不过,中医强调 “辨证施治”,每个孩子的体质、病因、症状轻重都存在差异,用药时必须灵活调整,才能精准对症:

● 若孩子不仅有肝气郁结的表现,还伴有脾虚症状,如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可在方中搭配陈皮、山药、白术等药材,以增强健脾理气、消食和胃的功效;

● 若孩子肝气郁结日久化火,出现心肝火旺的症状,如口苦口干、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等,可适当加入黄连、灯心草、栀子等清热泻火的药材,以清泻心肝之火;

● 若孩子肝气郁结时间过长,耗伤肝肾之阴,导致记忆力下降、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问题,可配伍枸杞、制首乌、熟地黄等滋补肝肾的药材,以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中医的精妙之处,正在于能够精准把握疾病的核心病机,根据个体差异巧妙调整药物配伍,实现 “一人一方” 的个性化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最后,我想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情绪异常、睡眠障碍、行为改变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找准病根才能对症治疗。临床中,我见过太多因家长忽视、拖延就医,导致孩子病情加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的案例,实在令人惋惜。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身心健康耽误不起,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能让孩子重新找回阳光快乐的童年。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