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吃药更重要:戒掉这个“习惯”,才是走出抑郁症的关键

今天,我想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对抑郁症有着重大影响的“隐形杀手”——过度思虑。倘若不把这个习惯改掉,即便服用再多的药物,也只是在“治标”,而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

01. 抑郁的“根”,或许就扎在“想太多”里

我们常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心药”之一,就是停止无休止的精神内耗。从中医角度看,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生理逻辑。

中医理论有云:“思伤脾”。过度思虑,就像一台永不关机的电脑,会大量耗伤人体的气血。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受损,气血的“生产”就会不足。而肝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气机与情绪,它的正常工作离不开充足的气血滋养。

当气血亏虚,肝的疏泄功能就会失职,导致肝气郁结。这就像交通堵塞,情绪的“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人自然就容易陷入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的泥沼。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胸闷、失眠、食欲不振,甚至演变为头痛、胃痛、浑身乏力等令人困惑的躯体化症状。

在临床中,我发现许多抑郁症患者都困在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里:反复咀嚼同一件事,如同钻进牛角尖,无法自拔。他们陷入“越想越难受,越难受越想”的恶性循环,不仅加重了心理负担,更在身体层面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让病情雪上加霜。

02. 戒掉“过度思虑”,这4招比吃药更“治本”

药物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为恢复创造条件,但真正的疗愈,源于我们主动改变思维与生活方式。以下四个方法,是帮助你“戒掉”过度思虑、实现自我疗愈的强大工具。

【1】思维“断舍离”:从“为什么”到“怎么办”

过度思虑的人,常常被困在“为什么会这样?”的追问里,这是一种对过去的沉溺和对不公的执着。要打破这个循环,你需要主动切换思维频道。

● 行动指南:当发现自己又在反复纠结时,立刻对自己喊“停!”。然后,把问题从“为什么会发生”转向“现在我能做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行动,比如整理房间、给朋友打个电话、下楼走一圈,都能将你从思维的漩涡中拉回现实。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执念,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专注于当下能掌控的部分,这是走出内耗的第一步。

【2】运动升阳:让身体为你的情绪“松绑”

对于肝气郁结的人来说,运动是最好的“解郁药”。运动能生发阳气,疏通气机,让停滞的气血重新“活”起来。

● 行动指南:选择温和而持续的运动方式。散步、八段锦、太极拳,这些舒缓的运动如同温柔的春风,能慢慢梳理郁结的肝气。如果体质尚可,慢跑、快走也是很好的选择,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运动到身体微微发热、微微出汗即可。记住,目的是疏通,而非耗竭,避免过度运动反而加重身体负担。

【3】呼吸调整:一呼一吸间,安抚你的“心”

焦虑和抑郁时,我们的呼吸会变得短而浅,这会导致大脑缺氧,加剧心慌、头晕和恐慌感。通过调整呼吸,我们可以直接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让身体迅速放松下来。

● 行动指南:练习“腹式呼吸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将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鼓起(胸口尽量不动);然后用嘴巴或鼻子缓缓呼气,感受腹部自然回落。每天坚持练习5-10分钟,尤其是在感到焦虑时,它能迅速成为你的“情绪急救包”。

【4】饮食调理:用食物的力量“疏肝解郁”

“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可以辅助我们调理身体,为情绪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 行动指南:

○ 日常茶饮:肝郁易化火,可以常喝玫瑰花茶、陈皮普洱茶,它们能理气解郁,让心情舒畅。

○ 安神助眠:如果备受失眠困扰,晚上可以用酸枣仁、百合煮水喝。酸枣仁是“养心安神”的良药,百合能“清心润肺”,两者搭配,能有效安抚心神,改善睡眠质量。

结语:抑郁症的康复之路,是一场身心的共同修行。药物是重要的拐杖,但真正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是我们改变旧有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决心与行动。请记住,停止过度思虑,不是让你不去思考,而是让你从无效的、消耗性的内耗中解脱出来,把宝贵的精力用于创造和感受生活。

从今天起,试着用这四招“断舍离”,为自己的心灵减负,你会发现,走出抑郁的阴霾,原来可以如此具体而充满力量。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