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抑郁休学的孩子——身体脱险了,心灵还在“发炎”!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给很多孩子都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精神科30多年,我门诊就有不少曾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孩子......

玲玲(化名),14岁,初二年级学生。

随着年龄增长,玲玲的身体也在发育,但比一般同学要胖一些,脸上也开始长痘痘,就被班里男同学起难听的外号,周围的同学也跟着起哄大笑,还有人故意在吃饭的时候抢走小玲的筷子扔进垃圾桶,不让她吃,“你该减肥了,都胖成啥了”。后来老师批评了带头的同学,那几个同学非但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开始带头孤立。小玲心里有委屈说不出,心情压抑烦躁,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很快,然后便开始沉迷于玩游戏,多次和父母表示自己想转学,但父母并不理解,最后父母无奈给小玲办理了休学。小玲:根本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同学孤立我,没有人在乎我,我不想再去学校了,父母也不理解我......”小玲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他人的关注,但由于自我价值观并未树立完整,所以当面对同学的恶意时,她无法灵活应对当前的困境。

小玲在学校的所经历的人际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自身情绪状态以及社会功能。从一开始的情绪低落,逐步演变为常常失眠,食欲减退,再到现在孩子休学在家,耽误了不少学业,昼夜颠倒沉迷于网络世界中。

这时候除去药物治疗干预,专业的心理疏导也十分重要,药物+心理的综合治疗方式可以帮助大部分孩子回归学校。

赵振海:找到问题根源,身心同治!

小玲第一次到我这里的时候非常拘谨,她的不安全感、负面情绪非常强烈。

我了解到她喜欢玩游戏,就和她一起讨论起游戏,她主动分享自己的“战果”,渐渐开始表达自己。

她开始忍不住想起当时的情景,内心极度痛苦,说着说着就会流泪。我慢慢引导孩子释放负性情绪,树立更加理性的认知,消除创伤情景带来的不适感,帮助小玲重建稳定的自我认知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让小玲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建立积极正向自我评价的习惯,更加有弹性的面对人际关系。

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我和孩子本人和家属说:“都能好,放心吧!”

用药方面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案,西药稳定孩子情绪问题的同时,灵活调整中药综合调理孩子身体,缓解失眠困扰,让孩子睡个好觉,以及孩子本身因为内分泌问题出现的长痘发胖情况,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安全副作用小,不仅仅适合孩子,在其他精神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也都有着不错的反馈。

并叮嘱家属定期带孩子复诊,找我做心理治疗,身心同治,才能把抑郁“连根拔起”,成功复学!

主任有话说: 家属和孩子及时复诊,身心同治,抑郁康复,正常复学指日可待!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