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王牌”药——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一次讲清!
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干预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抗抑郁“五朵金花”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深受广大患者和精神科医生青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五朵金花”,临床该如何选择?
01、舍曲林
舍曲林可以抑制神经元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从而减少神经元的5-羟色胺水平。能够帮助改善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
适用于:治疗轻度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优点: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
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眩晕、嗜睡、性功能障碍等。
因此,在使用舍曲林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时间,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02、氟西汀
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 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 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增强中枢 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改善抑郁性精神障碍。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精神性厌食症等。
优点: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上瘾。
缺点: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差,口干,嗜睡,紧张,震颤等,一定要谨遵医嘱,合理应用药物。
03、帕罗西汀
作用机制是使突触间隙中 5-羟色胺浓度升高,增强中枢 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可改善抑郁症引起的疲倦乏力,缺少兴趣、缺少愉悦感,缺乏食欲等。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等。
优点:起效比较快,不易产生兴奋性,对失眠的人比较友好。
缺点:容易出现戒断反应,也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头疼、乏力、嗜睡。
04、氟伏沙明
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 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增加突触间隙 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增强中枢 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情绪,让人精力充沛。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及强迫症。
优点:疗效缺切,副作用相对小。
缺点:容易出现便秘、厌食、恶心、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
05、西酞普兰
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来进行神经调节和影响情绪状态。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境、行为和生理状况,缓解抑郁症状。
适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
优点: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缺点: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意识模糊、震颤等不良反应。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琳琅满目,具体哪一种适合你,还需专业医生根据你的病史、年龄、经济等综合评估,切勿擅自用药。
- 上一篇:焦虑症从爆发到恢复的6个阶段
- 下一篇:失眠不能乱用药,不同情况的选药攻略分享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