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扰我们应如何应对?

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与困扰:事务繁杂无从下手、困难面前的迷茫无助、同龄人的欺凌与排挤、以及与亲友的离别……这些经历常让孩子感到焦虑、沮丧乃至悲伤,自信心与积极性也随之消磨。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应如何应对?

01、家长的回应塑造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

当孩子向我们吐露烦恼时,我们或许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嫌收拾房间累?你妈我每天除了家务还得上班呢!”“作业写不完?那是你自己不抓紧时间!”“和同学闹矛盾了?别理他,小事一桩!”

此类回应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过于脆弱,不应有这样的情绪,从而更加纠结。若孩子感受到的是烦躁、无助、无奈或轻视,他们会质疑自己,更加畏惧面对问题,并从我们身上学到用同样的态度去应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烦恼:三岁的孩子可能因穿不上鞋而哭泣;五岁的孩子可能因父母忙碌无法陪伴而难过;八岁的孩子可能因未完成作业而焦虑;中学生则可能因朋友间的争执而心情低落;而大学毕业生则可能因职业选择而苦恼……

很多时候,我们回望过去的烦恼,会发现它们其实微不足道。因此,请允许孩子经历并表达他们所处阶段的烦恼与困惑。

02、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建议

当孩子向我们倾诉烦恼时,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认为孩子在向我们求助,需要我们的帮助。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直接解决问题,甚至感到束手无策。这时,如果我们强行给出建议,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无助和失望。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并不希望被指责或被告知应该如何做。我们更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相信我们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因此,当孩子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可以尝试用理解的态度去回应他们:“房间没收拾好确实让人头疼,你希望房间变成什么样子呢?”“作业这么多,写得累了吧?喝杯牛奶再写吧!”“和朋友吵架让你很郁闷,看来你很在乎这个朋友啊……”

03、放松是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方式,但当情绪不佳时,他们的思绪可能会变得混乱不堪。然而,如果能够放松下来,他们就能逐渐找回自己的力量和清晰的思路。

当孩子情绪低落、烦恼重重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先放松下来,帮助他们理清思绪,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绘本中的瓢虫姐姐所说:“放松之前,我的脑子像打了结一样。现在放松了,我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了。”

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方法,但无法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教会他们如何自己解决问题比直接给出答案更为重要。

如果您有关于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狂症、社交恐惧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或者头晕头痛等健康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进行咨询。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