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抗焦虑药不懂别乱吃!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担心或预感将要发生不好情况但又感到无法应对的不愉快情绪,焦虑情绪持续2周以上,容易发展为焦虑症,焦虑症以持续性的烦躁、紧张、恐惧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运动性不安、躯体化症状等。焦虑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类型的焦虑症治疗方法也不同,轻中度患者以心理治疗为主,中重度患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主要分为3大类:

① 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

② 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③ 5-羟色胺部分激动剂,如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

这些抗焦虑药物各有优缺点,服用期间要谨遵医嘱,以防发生不良反应,给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这里给大家介绍的主要是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SSRIs类药物耐受性、安全性高,SNRIs类药物起效快。

01、帕罗西汀

优点:抗焦虑性强,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焦虑障碍。不易产生兴奋性,对焦虑引起的失眠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缺点:有轻微抗胆碱作用,停药可见撤药综合征,如失眠、焦虑、恶心、出汗、眩晕等,因此,停药需少量、缓慢逐渐减,直至停药。

02、艾司西酞普兰

优点:常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社交恐怖症等,耐受性好,适合老年患者。

缺点:可引起明显的嗜睡,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强迫表现。不建议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青少年。

03、文拉法辛

优点:对抑郁和焦虑同时有效,适用于同时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耐受良好,副作用温和,起效相对较快。缺点:患有高血压或临界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风险高的患者不宜使用。

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

苯二氮䓬类药物抗焦虑作用强、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可靠,但是这类药物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且停药后会出现撤药反应。

因此,目前不推荐为一线用药,但可早期使用,建议可与其他药物合用,在治疗初期其他药物疗效尚未表现出来时,其对焦虑的躯体症状有较好效果。

01、阿普唑仑

优点:可有效治疗广泛性焦虑,一般用于症状严重时的短期治疗。对失眠伴焦虑有较好疗效,可减少夜间觉醒频率;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抗焦虑药,伴抑郁的焦虑患者可选用此药。缺点:若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突然撤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该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镇静、肌肉松弛和健忘等,肌松作用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容易摔倒。

02、劳拉西泮

优点:适用于伴有精神抑郁的焦虑患者

缺点:对苯二氮䓬类药物过敏、青光眼患者、重症肌无力者禁用。老年人减半服用,不推荐儿童服用。

5-羟色胺部分激动剂

这类药物无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无戒断反应,镇静作用轻,不易引起运动障碍,无呼吸抑制作用,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但是起效相对较慢,患者需耐心等待药效发挥。

01、坦度螺酮

优点:适用于各种神经症引起的焦虑状态,如广泛性焦虑症;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缺点:可引起嗜睡、眩晕等症状,服药期间不得从事伴有危险的机械性作业。并且,对于有器质性脑功能障碍、呼吸功能衰竭、肝肾障碍等患者以及老年人,应慎重给药。

02、丁螺环酮

优点:主要用于一般性的焦虑症,对内心不安、紧张焦虑等效果良好,对伴有恐惧症状的严重焦虑无效。缺点: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不推荐使用,对本品过敏、肝肾功能严重不良、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分娩期禁用。

除了上述药物以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也展示出不同程度的抗焦虑效果,临床上,如果患者使用抗抑郁药、苯二氮䓬类药物等,效果不佳,医生会考虑将这些药物作为增效剂使用。

并且,药物治疗焦虑症应遵循综合治疗、全病程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用药期间如果患者耐受不了不良反应,可以联合中药调理,缓解身体的痛苦体验。

焦虑是人之常情,谁都会有焦虑情绪,但不要让它控制你的生活。出现焦虑症状,及时调整,积极寻求方法去面对,你会发现焦虑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logo

医院电话:18311307806
门诊时间:8:00-17:00(无节假日休息)
院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2号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0799号
(京) 中医广[2023] 第02-21-0367号


  • 关注微信订阅号

  • 预约挂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