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海:中西治疗抑郁症常用药总结!
在我超过30年的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抑郁症一直是我门诊最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它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心情低落,常伴随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下降以及自杀念头,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异常。抑郁症患病率高,且复发率高。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中医与西医两大体系对于抑郁症的临床常用药,并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联合使用以放大疗效。
西医视角:精准治疗
1、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作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障碍。它们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代表药物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
2、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适用于抑郁症、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及广泛性焦虑症,对伴有躯体症状特别是疼痛的抑郁症疗效显著。主要药物包括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
3、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适用于各种抑郁障碍,尤其是重度抑郁和伴有明显焦虑、激越及失眠的抑郁患者。代表药物为米氮平。
4、5-HT受体平衡拮抗剂(SARIs):适用于伴有焦虑、失眠的轻中度抑郁。代表药物为曲唑酮。
5、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包括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和多塞平等。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剂量需根据个体进行调整。
中医视角:阴阳调和
抑郁症在中医中属于“郁证”范畴,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等症状。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抑郁症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肝气郁结证:治则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常用中成药包括逍遥丸、解郁丸、舒肝颗粒和舒肝解郁胶囊(肝郁脾虚证)。对于血虚阳亢者,可选用养血清脑颗粒;对于肝郁化火者,可选用龙胆泻肝丸。
2、痰热扰神证: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3、心脾两虚证:治则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常用药物为归脾丸。
4、心胆气虚证:治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常用药物包括安神定志丸和振源胶囊。
5、心肾阴虚证:治则补益心肾、养阴安神。常用药物包括天王补心丸和乌灵胶囊。
中西联合:标本兼治
1、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旨在缩短起效时间、快速缓解症状、协同增效,并减轻不良反应。
2、在巩固期和维持期,联合中药治疗可以稳定症状、改善残留症状、预防复发,并通过整体调节降低患者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
赵振海主任寄语: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即便是随处可买的中成药,也不建议擅自购买使用。最好经过医生的辨证施治,以免药不对症,影响治疗效果。在我多年的精神科工作中,通过“中西联合用药”的干预方案,许多患者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性更强,加上心理治疗“身心同治”,安全稳定且副作用小,预后效果佳。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疗效1+1大于2!我会持续为大家科普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尽我所能帮助更多患者及家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 上一篇:焦虑症治疗6大误区
- 下一篇:赵振海:服用精神科药物后“胖若两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