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1+1>2!中医和西医都是如何治疗失眠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人们失眠越来越普遍。从中医看,失眠多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心脾俱虚”这些原因造成。中医、西医是如何治疗失眠的,今天从两个维度给大家讲解一下!
角度一、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治疗失眠主要采用“镇静安眠疗法”,以服用安眠药为主。安眠药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使人入睡。安眠药具有明确的专一性,效果最为迅速,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
1、【治疗失眠常用药物】
苯二氮䓬类安眠药: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非苯二氮䓬类安眠药,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镇静性抗抑郁药:如曲唑酮;镇静性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就是大家常见的褪黑素。
2、【缺点】
1、短期会产白天头晕、嗜睡、浑身乏力,反应灵敏度降低等不良反应。因为助眠、镇定的同时也麻痹了全身运动神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飞行员、科研人员、交通工具驾驶员、高危行业从业者等某些工作岗位不适合安眠药治疗失眠。
2、长期服用会产生记忆力衰退。打破脑部神经平衡,记忆力认知力下降。
3、对药物产生依赖,成瘾性。比如:助眠效果逐步下降,要不断增大剂量,不吃更睡不着;安眠药会加重肝、肾的代谢负担,造成各个组织器官的损害。
4、出现不良精神症状,产生抑郁、幻觉、噩梦的产生。
角度二、中医治疗
1、【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脏腑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胆。再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论治,辨别虚实,对症用药。
●虚证: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面色淡白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胃口不佳、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多因心神失养,脾失化源,体内气血不足,无法濡养心神所致。
●实证:常表现为入睡困难、辗转难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舌尖偏红,苔少。多由心火亢盛,肝郁化火,虚火上炎或痰热不出导致。
2、【优点】
1、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机体的伤害较小。
2、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会形成药物依赖,也不会出现药物的戒断反应,可以依据病情随时停药。
3、从病因入手,从根源上治疗,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素质。
3、【缺点】
中医的辨证治疗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病情类型不同,病情轻重不同,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相比于西医较慢。
*温馨提示:中医治疗讲究一人一方,个人体质不同用药也不一样,建议遵医嘱用药,对症治疗。
角度三、中西结合,疗效1+1>2!
西药治其急,中药治其缓。
针对于失眠的患者,建议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目前在临床有着不错的反馈。
中药缓解西药带来的副作用,降低药物依赖,综合情况制定药方,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西药可根据情况逐步减量,早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
温馨小提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症状完全一样的患者。因此需要辨证开方,一人一方,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
如果您有任何疑惑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将给您专业性的建议。
- 上一篇:「拯救」你的抑郁和焦虑,这么吃最靠谱!
- 下一篇:双相情感障碍极易误诊为抑郁症!




 
 





 
               
               
              
